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中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的城市品牌。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可以提高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塑造独特的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可以使城市成为投资、居住、购物、旅游的好去处,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投资者安心放心,让观光者赏心悦目,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强城市的魅力,树立起现代文明城市新形象。总之,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老百姓可以得实惠,企业可以创利润,城市可以树形象。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更需要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提升市民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群众基础和根本所在。
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能够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一个市民,首先要知晓创建、关心创建、融入创建。要参与改造环境、移风易俗的实践,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争当文明市民,并主动参与到所在单位和社区开展的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的活动中去。
对市民在公共环境方面的要求?
对市民公共秩序方面的要求?
驾驶机动车要遵守交通规章,不闯红灯,不与行人争道;
走路或骑自行车时要走斑马线、过街通道、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乘车时要自觉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礼让特殊人群,不争抢座位;
不乱晾晒、不乱搭建、不乱堆放、不乱泼污水、不违规出摊经营;
对市民文明旅游方面的要求?
对市民文明用餐方面的要求?
倡导绿色消费,文明进餐,节俭惜福,不剩菜、不剩饭,吃不完打包带走;
对市民在公共场所人际互动关系的要求?
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规范个人言行,争做文明行为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